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管理培訓公開課計劃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
溝通技巧培訓公開課
溝通技巧培訓內訓課程
熱門企業管理培訓關鍵字
經理人的關鍵能力:問題分析解決(事)與360度工作溝通(人)
【課程編號】:MKT054032
經理人的關鍵能力:問題分析解決(事)與360度工作溝通(人)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時間安排】:2025年07月11日 到 2025年07月12日3600元/人
2024年08月09日 到 2024年08月10日3600元/人
2023年08月25日 到 2023年08月26日3600元/人
【授課城市】:濟南
【課程說明】:如有需求,我們可以提供經理人的關鍵能力:問題分析解決(事)與360度工作溝通(人)相關內訓
【其它城市安排】:廣州
【課程關鍵字】:濟南問題分析解決培訓,濟南工作溝通培訓
我要報名
咨詢電話: | |
手 機: | 郵箱: |
課程背景:
在持續內卷的環境下,每個職場人都要追求極致的工作效能,才能匹配組織的勝任力要求。
職場中,個體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事”與“人”的雙重維度:一方面,能否快速定位問題、分析根因并提出解決方案且予以執行;另一方面,能否通過高效溝通傳遞信息、協調資源、建立信任,則直接影響工作目標的達成。
然而,許多職場人常面臨“能做事但溝通吃力”或“善溝通但解決問題缺乏套路”的困境,導致個人價值難以充分釋放。
本課程聚焦“事+人”雙維度能力培養,結合真實職場場景,通過系統的方法論講解與實戰演練,幫助學員同步提升問題解決的邏輯力與人際溝通的影響力,為職業進階賦能。
課程收益:
溝通影響力
>掌握高效匯報技巧,精準對接上級需求,助力企業戰略落地
>打通部門溝通壁壘,優化協作流程,加速項目推進,提升整體績效
>學會激勵與引導,充分調動員工潛能,打造積極向上、執行力強的團隊>提升溝通效率與質量,降低內外協調成本,推動企業持續發展
問題解決力
>思維重塑:培育主動解決問題的思維與習慣,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能力提升:掌握問題分析與解決技能,增強面對困難的信心與能力
>效能升級:賦能員工,提升企業整體問題解決能力,優化運營流程
>決策科學:規范決策流程,降低決策失誤風險,確保戰略方向正確
>目標落地:助力企業目標精準落地執行,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課程對象:
中基層管理者,后備管理人才,高潛人才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溝通影響力:360度溝通
溝通的基礎
何謂溝通
溝通的模型(圖)
溝通的基本原則(情感原則和信息原則)
向下溝通
命令下達
命令下達的 5 種類型
精準下達指令
下達指令 9 字魔咒
指揮與命令系統的統一
不可越級指揮,但可以越級檢查
工作認知整合的方法
有效授權
有效授權
責任與權限
授權的“三等價”原則
授權的步驟
授權的內容(哪些可授權,哪些不可授權)
授權者的責任
有效激勵
刺激與需求
需求的五個層次
需求不滿的原因
需求不滿的應對策略
即時激勵的原理
即時激勵的操作重點
一分鐘管理法
有效激勵的五種方法
向上溝通
精準接受上級指示
接受指示常犯的錯誤
精準接受指示的 5 步法
復述的應用
努力領會上級的目的和意圖
主動向上匯報工作
上級對下屬的三大不滿
不同階段匯報的內容不同
選準內容,契合他的關注點
上司心中的重要度
什么是第一時間?
不僅是回答,重要的是應對
匯報工作的三種方法
帶著方案去請示
問題=機遇
遇變、欲變、遇難要請示
帶上方案去請示
請示工作的標準程序
跨部門溝通的 7 大障礙
組織分工不明確
各部門目標存在差異
不容忽視的“部門墻”
客觀存在的個體差異
缺乏溝通技能
橫向溝通機制不健全
企業缺乏文化
跨部門溝通解決策略
界定組織流程
倡導良好的溝通文化
建立強大的信息系統
建立完善的責任機制
搭建跨部門溝通橋梁
提高橫向溝通能力
建立內部客戶關系
跨部門的信息聯絡
聯絡不到位誰的責任(發信方和受信方)
多替對方著想,聯絡才能做得更好
內部聯絡要重視交接
跟友鄰部門的聯絡,要做好服務
對外部客戶的聯絡,要服務周到
站在對方立場上,必須照顧對方的感受
個人溝通影響力進階攻略
平時積累:人際資源、能力資源和好感度資源
事前準備:理由、心態、目的和方案
事中影響:安全開場、專注傾聽、全面影響和共識收尾
事后鞏固:自我兌現、跟蹤進展和鞏固積累
不同性格的溝通策略
知己:DISC 性格特質測試
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點及行為習慣
知彼:不同性格特質解析
支配型性格(溝通特點、思維模式、行為習慣)
表達型性格(溝通特點、思維模式、行為習慣)
耐心型性格(溝通特點、思維模式、行為習慣)
精確型性格(溝通特點、思維模式、行為習慣)
與不同特質人員的溝通模式分析
與支配型的溝通方式
與表達型的溝通方式
與耐心型的溝通方式
與精確型的溝通方式
第二部分 問題解決力:問題分析與解決
情景分析(SAP-Situation Analysis Process)
業務場景
企業與個人在工作中常深陷問題泥沼,問題表象繁雜模糊,如市場需求波動下銷售策略失效、
生產流程中質量瑕疵隱匿難察。多數人應對時盲目出招,未深挖根源,陷入 “頭痛醫頭、腳
痛醫腳” 怪圈,資源浪費卻治標不治本,難以從根本上化解問題。 預期收益
識別全局性關鍵問題,區分核心與次要矛盾,為后續精準發力找準方向
精準區分事實與推論,依憑確鑿證據而非主觀臆斷錨定問題,確保分析堅實可靠
巧用提問技巧,層層剝繭,直擊問題核心,驅散表象迷霧,鎖定真正待解難題
聚焦核心事務,合理分配精力,避免在細枝末節上分散資源,提升問題解決效率
知識點
“情景分析”的流程
問題的界定
區分事實與推測
牛眼提問法
優先級排序
問題分析的起點
情景分析的兩個誤區
“情景分析工作表”的使用和講解
原因分析(CAP-Cause Analysis Process)
業務場景
探尋過往問題原因時,人們常過度依賴經驗直覺猜測,逐一驗證耗時費力,如產品質量事故原
因排查,盲目嘗試易錯失關鍵因素,致資源空耗、風險攀升,延誤解決時機,甚至引發次生問
題,使企業陷入被動。 預期收益
清晰界定問題偏差,量化偏離標準程度與方向,為原因探尋提供精準靶向
系統掌握原因查找基本方法,擺脫經驗桎梏,構建科學分析路徑
熟練運用 “比較法”,精準對比相似案例或流程環節,挖掘差異線索
全方位、多維度描述問題,不放過任何關鍵細節
敏銳捕捉 “差異和變化”,順藤摸瓜鎖定可能原因,提升排查效率與準確性
嚴謹驗證 “可能原因”,依實證數據與邏輯推理去偽存真,確定根源因素
知識點
“原因分析”的流程
偏差的定義
偏差的四種類型
查找原因的常用方法優劣勢對比
比較法的應用及練習
比較對象的選擇標準
比較的內容(什么、時間、地點和程度)
比較的標準句式
觀察事實和比較對象之間的關系
尋找差異和變化
推斷原因和排除原因
“原因分析工作表”的使用和講解
決策制定 (DMP-Decision Making Process)
業務場景
決策過程中,時間壓力、個人情感、過往經驗常如影隨形干擾理性判斷,團隊決策時權力層級、
專家權威、員工參與度不均及信息殘缺等因素相互交織,致使決策偏離最優路徑,如項目投資
決策失誤、市場拓展方向偏差,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與發展阻礙。 預期收益
深度剖析影響決策結果和質量的多元因素,增強決策風險意識
明確決策核心目的與具體目標,確保方向清晰、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決策
依目標精準設立決策標準,科學權衡利弊,為方案評估提供量化依據
廣開思路,挖掘多樣可能選擇方案,全面評估各方案在決策標準下的優劣表現
前瞻性識別潛在問題,預估其對決策成功的影響程度與可能性,提前謀劃應對
平衡決策效果與風險,在追求目標達成與防范風險間找到最佳契合點,做出審慎明智決策
知識點
“決策制定”的流程
分析影響決策的因素
明確決策的目的
確定決策的標準(制定決策標準的原則)
區分限制性條件和期望要素
對期望要素進行打分(打分規則)
全面對標各備選方案,填入決策制定工具表計算得分
運用風險矩陣、評估潛在問題風險
綜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審慎做出決策
計劃分析 (PAP-Plan Analysis Process)
業務場景
“計劃趕不上變化” 成為許多計劃失敗的托詞,根源在于計劃制定時對未來變數預估不足、
分析淺顯。如活動策劃未充分考慮天氣、人員變動因素,項目推進缺應急備案應對技術故障、
供應鏈中斷,致使執行受阻、延誤交付,企業聲譽與利益受損
預期收益
錨定重點突出、切實可行的計劃目標,精準規劃行動步驟,確保計劃緊密圍繞目標推進
為計劃各環節設定嚴苛標準,嚴密評估潛在問題與機遇,提前布局應對
深度剖析潛在問題和機會,針對性制定預防性、促進性措施,化風險為機遇
完善應急與利用機制,明確突發事件應對策略與機遇捕捉手段,增強計劃彈性
設計高效快速反應機制,配套靈敏預警系統,確保問題萌芽即被察覺、迅速處置
知識點
“計劃分析”的流程
明確計劃目標
目標制定的原則
細化行動步驟,明確關鍵環節
分析潛在問題和機會
制定預防、應急、促進、利用措施
設定關鍵指標閾值預警
趙老師
○管理技能實戰專家
○日本產業訓練協會MTP訓練指導師,古賀•報聯商授權認證講師,美國ALAMO公司《問題分析與解決》認證講師
○趙老師曾任職于數家行業頭部企業,主要負責人才梯隊的搭建與培養,建立公司內部管理人才培養機制,以管理干部成長訓練營的方式,經過選拔、競崗、培訓和述職等工作,為企業培養出了數十位優秀的管理者
○趙老師擁有16年培訓實戰經驗,為全國眾多知名企業實施過培訓,培訓企業近500家,培訓人次超過10萬人。代表客戶有:一汽大眾、中國南車、海信日立、大唐電力、華仁藥業、海爾集團、可口可樂、青島啤酒、新希望、招商局、青島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