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員工關系管理
【課程編號】:NX14535
積極員工關系管理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領導力培訓
【培訓課時】:1-2天
【課程關鍵字】:員工關系管理培訓
我要預訂
咨詢電話: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機:18971071887郵箱:Service@mingketang.com
培訓背景與目標:
自《勞動合同法》頒布出臺后,企業用工成本不斷攀升,卻沒有帶來應有的員工勞動生產效率的提高,勞資關系日益緊張、沖突不斷。在這一領域的課程中,勞動關系管理更多從沖突論、多元論的視角,過分強調保障員工的權利和訴求;而傳統的員工關系管理則在一定程度上把員工當作工具看待,強調剛性的規范化管理。本課程從合作論的視角,強調構建企業中的積極員工關系,以“預防-構建-合作-用心”的思路,結合大量的本土案例,將積極員工關系管理產生的背景、基礎理論、應用策略等方面的內容生動地呈現出來,使學員在管理崗位上輕松“駕馭”員工關系,在企業中營造合作共贏的雇傭關系。
培訓對象:企業各層次管理者、各類員工
課程提綱:
一、積極員工關系管理緣何而來
1、傳統勞動關系管理只講“法”不講“情”
(1)《勞動合同法》及配套法規條例并未減少勞資糾紛
(2)中國情境下工會力量薄弱
(3)企業員工法律維權意識淡薄
(4)企業雇主嚴格守法成本太高
2、傳統員工關系管理重“剛性”缺“柔性”
(1)傳統員工關系管理將員工視為“工具”
(2)嚴苛的管理方式導致員工反感抵觸情緒
(3)剛性關系在中國情境下缺乏人情味
(4)中國人講究靈活變通,關系構建與協調亦是如此
3、積極員工關系管理是中國情境的產物
(1)中西差異視角下的組織管理困境
(2)被逼出來的“積極”
(3)“積極”也是一種平衡
(4)積極員工關系下的柔性管理藝術
二、積極員工關系管理的理論依據
1、“扁擔”理論
2、差序格局
3、人情面子
4、社會交換
5、心理契約
三、企業員工從哪里來
1、“小皇帝”、“小公主”成了新生代員工的主體
2、新生代員工的個性特質
3、新生代員工管理的困難與挑戰
4、破解“一管就死”的難題
5、追根溯源,探查原生家庭對個體成長的影響
四、作為員工,融入復雜職場需“十八般武藝”
1、人際吸引力法則
2、“職業化”不是那么簡單
3、人際溝通法則
4、化解人際沖突的藝術
5、向上管理很重要
6、與同級的關系很微妙
7、管好下級不容易
8、做好平衡,不要讓自身職場生存環境“亮紅燈”
五、作為管理者,積極員工關系是企業和諧運作的基礎
1、勞資糾紛、勞資沖突導致企業資源內耗
2、員工消極怠工導致企業生產效率低下
3、盲目對員工好,員工未必感恩
4、員工訴求多種多樣,如何平衡
5、積極員工關系管理的策略與技巧
6、積極員工關系管理要將企業帶向何方
六、全方位的積極員工關系管理
1、入職開始讓員工產生組織歸屬感
2、學會如何對員工說“不”
3、做員工的“垃圾桶”
4、識別并管理員工情緒
5、企業提升員工道德商數的途徑
6、將潛在的矛盾隨時化解
7、把隊伍打造成“招之能來、來之能戰”的狀態
8、協助員工做好職業生涯管理
9、不要讓離職員工成為“憤怒的小鳥”
10、溝通功夫在平時
劉老師
劉平青老師(北京)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同行評審專家
★國家工信部規劃司、中小企業司咨詢專家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勞動關系研究會常務理事
★《中國產業集群》副主編
★《中國私營經濟年鑒》編委
★《中國私營企業發展報告》副主編
★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理事
★國家“銀河工程”培訓教授
★北京理工大學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系系主任
★北京理工大學產業發展與人力資源開發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院長助理
★北京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
劉平青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后,北京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現為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院長助理、北京理工大學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系系主任、北京理工大學產業發展與人力資源開發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勞動關系分會常務理事、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教學與實踐分會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學部通訊評審專家、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理事、《中國私營企業發展報告》副主編、《中國產業集群》副主編、《中國私營經濟年鑒》編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同行評審專家、國家“銀河工程”培訓教授、國家工信部“中小企業領軍人才”培訓教授、國家工信部規劃司、中小企業司咨詢專家;國家發改委地方司咨詢專家;全國工商聯合會咨詢專家;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人。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訪問學者(2008.07-2009.07);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2011.07-2012.07)訪問學者;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2006);是國內民營企業管理、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理論研究、企業實踐和教學培訓三方面都非常突出的知名學者。
《非人力資源部門的人力資源管理》
《國有企業薪酬設計與管理》
《積極員工關系管理》
《績效管理》
《勞動關系與企業用工風險管理》
《項目人力資源管理》
《員工關系管理》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
《職業生涯規劃》
《組織人際關系管理》
《90后新員工管理實訓》
《貴族心理學》
《領導力-引領、傳導、效力》
《企業中層干部領導力》
《幸福領導力實訓》
《銀行客戶經理團隊建設與溝通》
《總裁領導力》
《組織人際關系管理》
授課結合國際前沿和中國歷史、現實情境,注重思想性、趣味性和操作性,深受學員好評。近年來,主持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20余項部委、企業、地方政府課題,出版著作8部,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
北京理工大學總裁班、北京大學總裁班、清華大學總裁班、中國人民大學總裁班、中國傳媒大學總裁班、大連理工大學總裁班、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總裁班、中國建筑集團、國家電網、中國華能集團、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廣東核電集團、中國鐵路建設集團、中國北方工業公司、中國大北農集團、北京順鑫農業集團、北京華光集團、北京當代商城、北京西單麻辣誘惑餐飲有限公司、北京山東德達集團、北京威凱房地產有限公司、北京博目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北京起重機研究院、北京世維通公司、北京大興區電力局、空軍23廠、山東安德利集團、四川成都成工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鄭州信昌公司、上海餐飲企業管理者培訓班、安徽銅峰集團、黃河三角洲企業家班、工信部“中小企業領軍人才班”、教育部、工信部、北京市委組織部、北京市教委、新疆建設兵團、北京城管理系統處長班、河南省科工局、新疆廣電總局、東營市科技局、廈門市工小企業局、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北京朝陽醫院、中國建設銀行北京分行、國家發展銀行、江西省農業發展銀行、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東營市科技局、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師協會、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農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北京服裝學院等機構。
1. 劉平青等:領導力,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 劉平青等:團隊建設,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 劉平青等:員工關系管理:中國職場的人際技能與自我成長,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4. 劉平青等:領導力與項目人力資源管理:中國職場的工作技能與領導力自我開發,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5. 劉平青等:職場360度:中層管理者的自我管理,中國發展出版社,2011
6. 劉平青等:職業生涯規劃(高等學校人力資源專業系列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7. 劉平青等:職業生涯與自我管理,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8. 劉平青:家族基因:家族企業生命力解讀,山西經濟出版社,2003
9. 劉平青:掌控創業型企業:轉軌期中國企業組織發育與成長解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10. 林漢川、劉平青等:中小企業管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1. 劉平青等譯:《認識管理》,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
1.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競次”背景下中小企業員工關系:數據庫、形成機理及心理援助機制研究》(2012-2015)(項目編號:71172173)(2012-2015)
2.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全球價值鏈上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研究:從“違規”到合規的組織社會化研究》(項目編號:70872011)(2009-2011)
3.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社會性規制的中小企業健康與安全管理研究——以私營企業中農民工為重點的分析》(項目編號:70503003)(2006-2008)
4. 主持國家工信部中小企業司項目:《中小企業與非公經濟勞資關系研究》(2011-2012)
5. 主持國家工信部“十二五”規劃前期重大課題《“十二五”我國工業、通信業與信息化發展環境研究》(2009-2010)
6. 主持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留學人員科技活動項目《基于組織社會化的中小企業勞動關系合規研究》(2010-2011)
7. 主持國家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項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職能定位和實際作用研究》(2012-2013)
8. 主持北京威凱房地產開發經營公司項目《北京威凱房地產開發經營公司組織架構設計與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研究》(2010-2011)
9. 主持完成北京市優秀人才培養資助個人項目《北京市農民工健康風險管理與救助政策研究》(20071D1600300395)(2008-2009)
10. 參與完成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第九次全國私營企業抽樣調查》(2010)
11. 參與完成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第十次全國私營企業抽樣調查》(2012)
我要預訂
咨詢電話:027-5111 9925 , 027-5111 9926手機:18971071887郵箱:Service@mingketang.com
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