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管理培訓公開課計劃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
物流管理培訓公開課
物流管理培訓內訓課程
熱門企業管理培訓關鍵字
敏捷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課程編號】:MKT007647
敏捷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所屬類別】:物流管理培訓
【時間安排】:2012年11月17日 到 2012年11月18日4200元/人
2012年09月10日 到 2012年09月11日4200元/人
【授課城市】:北京
【課程說明】:如有需求,我們可以提供敏捷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相關內訓
【課程關鍵字】:北京敏捷物流培訓,北京供應鏈管理培訓
我要報名
咨詢電話: | |
手 機: | 郵箱: |
課程背景:
您的企業是否面臨以下困惑?
◆ 客戶對交貨周期要求變短,訂單變更、緊急插單頻繁,工廠不能有效反應;
◆ 工廠管理流程復雜,從接單到出貨周期過長,做過一些改善,但效果不佳;
◆ 經常性缺料造成交期嚴重滯后,呆料庫存又不斷增長,改善缺乏動力;
◆ 信息傳導渠道不暢,物流傳導鏈條過長,掩蓋很多的問題;
◆ 市場信息誤導工廠的生產,造成生產過量或緊缺;
◆ 原材料、水電、人工不斷漲價,人民幣持續升值,訂單價格一路走低;
◆ 物流倉儲成本占總銷售成本的30%-40%,利潤不斷變薄,企業生存艱難。
面對以上一系列的困惑,甚至可以說是生存壓力,您的企業準備如何“過冬”?
敏捷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無疑是解決上述難題最直接的方式,這也是中國企業想提高競爭力,參與全球競爭,實施生產變革的唯一出路,并日漸成為大中小企業家的共識。
課程目的:
本課程通過深度分析敏捷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的基本思想和原則,旨在幫助企業運用精益物流的理念、方法、技巧形成高質量、低成本、短周期的高效物流運營模式,快速實際企業利潤的最大化。
課程收益:
1.明確物流價值最大化的方向,掌握實現價值最大化的途徑
2.深刻理解物流供應鏈管理的實施實現途徑和方法及可能存在的風險
3.把握企業自身業務特點,提升企業對物流和供應鏈管理和控制能力
4.提高企業物流供應鏈系統的敏捷性,有效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
課程特色:
1.多層面的學科融合,為企業物流改善提供極具價值的研究成果
2.注重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力求實證,避免空談
3.剖析國內外物流行業最及時豐富的案例,直觀反映企業物流情況
4.互動研討教學,結合現場客戶物流供應鏈實踐分享
5.權威專業老師現場點評,共享智慧,碰撞思想
課程對象:
制造業企業總經理、采購/物流經理、總監、供應鏈經理、生產經理、物料經理、計劃調試經理、銷售經理以及從事國際供應鏈業務的相關中高層管理者。
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 敏捷vs精益物流
一. 精益物料流簡例
二. 敏捷與精益
1. 敏捷
①. 需求驅動 ②. 快速反應 ③. 效率最大化
2. 精益
①. 由計劃驅動 ②. 經濟規模效應 ③. 效益最大化
3. 敏捷是一種業務能力
4. 敏捷是一種優秀的競爭能力
5. 敏捷化的核心是顧客需求的快速反應
6. 敏捷化的目標是低成本與高效率的統一
7. 敏捷:最主要的特點是靈活性
8. 帕累托準則(80/20)的應用
9. JIT - 小批量柔性化持續補貨
10. 小結:敏捷與精益的實施
三. 敏捷vs精益供應鏈
1. 顧客化與敏捷化的基礎:敏捷供應鏈
2. 敏捷物流的策略
3. 敏捷物流的形態
4. 敏捷物流的實現
四. 客戶需求 vs 供給能力
1. 有效顧客需求的敏捷反應
2. 供應鏈管理的目標:創造客戶價值
第二單元 供應鏈管理
四. 為何說供應鏈是21世紀競爭新利器?
1. 從橄欖型走向啞鈴型供應鏈 2. 分析:整體優化供應鏈
3. 案例1分析:顛覆性創新供應 4. 案例2分析:標準化供應
五. 供應鏈是多邊共贏而非零和博弈
1. 什么是供應鏈的多邊共贏? 2. 什么是零和博弈?
3. 案例1分析:工廠可憐的加工費 4. 案例2分析:中國供應全球的尷尬
六. 我國供應鏈五大問題及其解決方案
1. 供應鏈管理主要有哪五大問題? 2. 當地產業供應鏈九大優勢分析
3. 當地產業供應鏈三大案例分析 4. 解決方案:供應鏈的無縫銜接
5. 組合定價決策
七. 供應鏈的競爭優勢:三流合一
1. 何謂“三流合一”? 2. 三流合一的三大應對策略
3. 三流合一的三大制約要素 4. 三流合一的三大案例分析
八. 供應鏈的競爭基石:三大支柱
1. 何謂“三大支柱”?
2. 案例分析:如何優化供應商關系?
3. 案例分析:如何優化客戶關系?
4. 案例分析:如何優化ERP?
九. 海外供應鏈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1. 案例分析:現狀之一: 整合全球資源供應全球
2. 海外供應鏈趨勢之一: MTO > MTS
3. 案例分析:現狀之二: 采購亞洲供應全球
4. 案例分析:海外供應鏈趨勢之二: R&D
十. 國際化環境下的機遇與挑戰
1. 國內經濟狀況 2. 主要生產基地的分布
3. 消費市場分布 4. 機遇與挑戰
十一. 供應鏈再造 --- 開發第三利潤源
1. 有效利用電子商務平臺 2. 外包策略
3. 供應商庫存管理策略 (VMI) 4. 供應商關系管理
5. 案例分析: DELL/HP在國際化供應鏈整合方面的實際優秀做法經驗
十二.供應鏈預測和計劃
1. 供應鏈上面臨的挑戰
①. 70 - 90% 的銷售收入 = 采購支出 ②. 庫存貶值速率快
③. 原材料采購前置期大于 90 天 ④. 要求維持和控制庫存在X天以內
⑤. 快速客戶訂單響應而需求預測卻不準確
2. 預測和計劃在供應鏈管理中的作用
3. 預測的不確定性
4. 預測和計劃的方法.技巧
5. 供應鏈環境下的生產計劃(MPS)
6. 供應鏈中的銷售與運營計劃
十三.供應鏈風險防范
1. 供應鏈運作中的常見風險類型及危害
2. 導致供應鏈風險的主要根源及因素
3. 如何針對性地設計高效能風險防范及恢復模式?
4. 案例分析:世界級企業遭遇的供應鏈風險及其最佳控制實踐
5. 案例分析:愛立信公司怎樣通過風險管理強化競爭
王老師
香港理工大學國際航運和供應鏈管理碩士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采購與供應鏈管理專業委員會核心專家
美國供應鏈管理協會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授權講師,主講CPM / CPSM(注冊采購經理/注冊采購供應經理)全系列課程
20年歐美跨國500強企業高層管理,之后任海爾集團擔任集團副總裁及全球 營運總經理
擁有豐富的采購與供應鏈管理理論、實戰和教學經驗,熟悉日資、美資、韓資、港資、臺資、合資、國有轉制、民營企業運作模式。
提供過咨詢培訓服務的企業有50多家,代表性企業有:惠普(HP)、聯想集團、索尼、富士康、石化、中石油、伊利、中國移動、方正集團、美的集團等